×
教育研究与实验

代表委员话两会丨聚焦教育事业 发展基础科研

本文转自【央视新闻客户端】;

教育是百年大计,科技进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。两会期间,不少代表和委员聚焦教育及科技问题。为何要提高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?青少年体育教育如何开展?基础科研如何发展?来听听他们怎么说。

全国政协委员胡卫:努力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

△全国政协委员 胡卫

全国政协委员、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在接受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,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中提出,到2020年,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.5年提高到11.2年。这说明国家高度关注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年限,也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。

胡卫: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长,劳动力的素质就越高。我国在这一指标上与一些老牌工业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。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,不仅要重视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,还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,完善国民教育体系。

全国政协委员杨宁:建议青少年体育入法

△全国政协委员 杨宁

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宁3月6日参加政协小组讨论时表示,我国青少年中,“小胖墩”、近视眼患者高居世界首位,青少年脊柱侧弯高发等问题亟待解决。

杨宁:建议青少年体育入法,在青少年教育阶段“野蛮其体魄,文明其精神”。各级政府、体育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,学校、社会、家长都有让青少年动起来的责任。中国青少年体育的问题,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。通过立法和执法,来确保我国青少年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。

全国人大代表葛道凯:聚焦长三角教育一体化

△全国人大代表 葛道凯

全国人大代表,江苏省教育厅厅长、党组书记葛道凯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长三角区域。他认为,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教育资源最集中、发展水平最高、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。葛道凯代表建议,设立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创新试验区,出台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纲要》,在这一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支持在长三角设立一批应用技术大学等。

葛道凯: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数超过全国的六分之一,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量将近全国的五分之一,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数量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……在长三角地区开展教育一体化发展创新实验,具备坚实的现实基础,可为全国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做法。

全国政协委员李言荣:西部地区急需布局一批基础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

△全国政协委员 李言荣
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表示,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,也是目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和未来建成科技强国的主要短板。近年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虽然有了很大进步,但引领性研究和原创性成果较少。

李言荣:我们迫切需要在全国,尤其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科学中心、基础研究的大装置以及基础人才培养基地。尽快建设多学科交叉的基础创新中心和跨学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。西部地区有独特优势,这里有较好的基础科研基础。目前四川有高校120多所、陕西高校数量也超过了100所。西部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应用研究的任务相对较少,科研力量可有组织地投入到基础研究中。

全国政协委员李家俊:让产学研真正融合起来

△全国政协委员 李家俊

全国人大代表、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非常关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。他认为,产教融合和创新聚集一直以来是区域发展的难点。应该加强国家实验室的引领作用,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,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。

监 制丨李大勇

制片人丨温露

主 编丨刘虔

记 者丨马力 聂继承 褚尔嘉 王友文 杨光 黄鹂 汪圣云

编 辑丨张令沛

上一篇:慈母多败儿,溺爱型育儿教育对孩子有多大影响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