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教育研究与实验

用“高效读写”解放学生

作者简介:李胜利,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快速阅读联盟理事长,16岁开始任教,如今60多岁的他仍在教学一线。多年来研究、推广“高效读写”,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,推动了全民阅读。

我是一名语文老师,从16岁开始教书。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一件事--推广“高效读写”,为孩子们送去快乐学习的法宝,将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。

我和我们团队以孩子的学习原动力为研究重点,唤醒孩子的感知力、思维力和创造力,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,建构了整套的学习评价系统,并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成果。在我们的“高效读写”实验区(班)里,已实现中小学生人均年有效阅读总量达到500万字以上,以每本书10万字计算,学生年有效阅读总量平均能达到50本以上。

人生坐标:不做教书匠,争做教育家

我自幼爱读书。记得那时候,我偶尔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分、二分的零花钱,我便把这些钱攒起来去买连环画。到我上小学时,我的个人“藏书”已经有好几纸箱了。小学时我几乎读遍了学校图书馆所有的书。凭借阅读的积累,从小学到高中,我语文成绩一直很好,作文也常被当作范文。高中毕业时,老师点名让我留校任语文老师。我高中时跟一位老师学过画画,他说:“你要学画画的话,不要当画匠,要当画家。”这段话也激励我不做教书匠,争做教育家,做就要做出一番事业。

我一头扎进教学中。我订了大量的语文教学刊物,如《语文教学通讯》《语文学习》《中学语文教学》……每次到北京出差,都会买回一大堆教育理论书籍,在一个个彻夜读书的日子里,我喜欢上了杜威、苏霍姆林斯基,还有布鲁纳、巴班斯基、沙塔洛夫……同时我阅读的触角伸到哲学、语言学、美学、心理学等领域。渐渐地,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做法。

1986年,教改实验班参加中招考试,我教的班语文成绩在全市排名第二。同年,在河北省中语会第三届年会录像课大赛和论文评比上,我的录像课与我的教改论文双双获奖。在年会上,我聆听了刘国正先生、魏书生先生等人的报告,并向他们求教。魏书生先生的科学、民主和鼓励学生自学的教育思想,对我影响非常大。我开始认识到,通过阅读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才是我要追寻的方向。

理论构建:从“必然王国”跨向“自由王国”

1988年,在北京铁路局教育系统召开的第一届“高效阅读”学术研讨会上,我遇到了著名特级教师程汉杰老师,并有幸加入了他领衔的高效阅读课题组。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教学一线,多次任教高效阅读实验班的课程,先后主持过学校、铁路分局教育系统及全市的高效阅读实验课题工作,曾到全国几十个城市、区县上高效阅读教学示范课、观摩课,做经验汇报、学术报告,常和全国各地的教师进行研讨,有了一些实践积累和理论上的思考。2003年我被选为全国高效阅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、副秘书长,2004年全国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立了高效速读研究与推广专题组,中国教育学会将高效阅读课题列入“十一五”重点规划课题,我兼任中语会专题组和中国教育学会高效阅读总课题组的副组长,现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快速阅读联盟理事长。长期的高效阅读实践和研究,让我对高效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2008年,我与时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的田玉相识,彼时他在做作文教育教学研究。他发现,学生“不爱写、没东西写、不会写”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将读写打通。我们在理论架构上达成了高度的共识: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必须回归到学习的主体--学生上来。而人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感知能力、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。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下,“高效读写”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“十二五”规划课题,并开展了广泛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验。我们架构的“学习三原力”理论,从改变和提升人的学习力入手,成为高效读写课程的核心理论。十年间,全国有

上一篇:北京第二批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推荐名单发布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